登山与我

我的第一步是去大台原

大约十年前,我第一次尝试登山。当时公司上司邀请我,“要不要去爬山?”我一时兴起,竟就跟去了大台原。

我几乎没带装备,只背了个双肩背,穿着旅游鞋,连“登山包”这个词都没曾听过。背包里只装了水和饭团,轻松的就像去郊游。

刚开始没多久,就喘不过气了。双腿灌铅,在树根和石头上的每一步都让我感受到登山的痛苦。登顶时那个凉透的饭团,竟是如此好吃。拂面的山风、醉人的景致,让每一口都有与便利店截然不同感受。

无法形容是为什么——那一刻,我深切感到:“山,也不错呢。”


初登钵卧岳与山林夜话

不久,我又去了钵卧岳。那是我第一次露营,所有装备都是从同事那里借来的。

我不知如何收拾行囊,照着说明一股脑把东西塞了进去。背包塞满了,沉沉地压在我的背上。登山时,我不断调整呼吸,扶着膝盖一步一步往前挪。

终于到了靠近山顶的露营地,等把帐篷支起来时,天色已接近傍晚。天渐渐暗下来了,不知不觉间,脚下的山林明显比头顶的天空先沉入了夜色。天空还留有一缕蓝意,山林却已陷入黑暗之中,这对比太强烈了。

夜幕降临,四周一片寂静。正在准备晚餐,忽然隐约看到远处若隐若现的光。小小的、静静的,仿佛直视着我们。那不是反光,不是手电筒的光,是几头野鹿。野鹿们静静地看着我们,对它们看说,我们才是不速之客。

过了一小会儿,上司一个人去打泉水了。又过了片刻,黑暗里突然传来他一声惊叫 —— 冰凉的泉水,超出了想象。那水是真凉,也真的的甘美。

没有一丝光亮,也没有半点声响,真正的静夜。身处种种不便之中,我暗自思量:“这便是我今夜拥有的全部了。跳动的小火苗、简简单单的餐具、一个小小的睡袋。东西不算周全,心里却意外的踏实。少了一些又怎样?那一刻,我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满足。


做饭的乐趣

年轻的同事送了我一个小型燃气炉。第一次吃着用它烧水泡的方便面,竟让我心里涌起一阵暖意 —— 那种暖,是直透骨髓的。

我不太喝酒,但在山里吃一碗热泡面时的满足感,让人像喝了酒一样愉悦。迎着山风吃下的汤面温暖了又累又饿的我。

慢慢地,我开始尝试着做各种各样的饭菜。虽然不确定能不能做好,但我愿意试试。查食谱、保持简单、但要带点乐趣。比如意大利面、法式炖菜、炒面、热三明治、牛排、冷乌冬面。奇妙的是,用简单的工具烹饪让“动手做饭的乐趣”表现的淋漓尽致。

原本登山的目标也从只爬爬山,变成了想试着做做这个、想吃吃那个。山里的饭菜,成了我自己的小冒险。

减轻装备,磨砺感官

随着登山次数增加,包里的东西也越来越少。为了以防万一带的东西,后来发现用不上就不会再带。相反,真正需要的东西就算再重,也会坚持带上。登山本身就是一种选择。不只是装备,连行走路线、时间安排、同伴们也都让我决定。我很享受这种做主的感觉。

不求高山,重在“时间”

最近我很少爬山了。周末被工作和家庭占满。偶尔,在某个瞬间我会突然想念山里的空气。

不一定要高山,也不一定要壮美的景色。在附近的小山里悠闲散步、吃一顿热饭、感受山风拂过。仅此,就能让我心情平静。山的魅力,不在高,而在流淌时光的粘度,在放空的意趣。

我很敬佩那些挑战高峰的登山者。但对现在的我来说,“山间的慢节奏”,正好适合我。

稍微谈谈工作

我现在从事产品开发工作。理想与现实之间,从头到尾很少完全一致。时间与条件有限,我每天都思考如何推进项目。

每当这个时候,我会想起收拾背包的情景。登山的前提是“不能带上所有东西”。你在有限空间和重量内选择真正需要的东西。开发也是如此——舍弃带来清晰,限制激发创意。

我觉得在山里感受到的节奏,同样以某种方式运用在工作中。

结束语

如果有机会,我还想背上那个包,带上那个炉子那口锅,再去山里走走。汗水、山风、热饭——就能足够让我重新蓄满能量。

不需要完美,也不需要齐全。哪怕缺少什么,山也值得享受。我在遇见山之后才意识到这一点。而这一点,已在我的日常中扎下根来。

顺便提一下,我还没怎么讲述山间野炊的故事。对我而言,本身就是我的一次独立远行。

有机会,我想再次提起它,用我的文字写出来。


投稿日期:2025年8月
作者:株式会社をくだ屋技研 
开发战略部部門经理
磯貝弘和 / Hirokazu Isogai

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
フォローしてね!

  • 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!
  • 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!

本文作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