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成就感”的去向

近年来,随着工作方式改革和远程办公的普及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方式以及工作的意义。
在重视自我个性的同时,追求有成就感的工作的呼声也在不断增强。那么,我们究竟在什么时候会感受到“成就感”呢?
根据心理学家爱德华·德西(Edward Deci)和理查德·瑞安(Richard Ryan)提出的“自我决定理论”,当“自主性、胜任感和关联性”这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,人们会感受到成就感和幸福感。
对于在物流或制造现场工作的人员来说,这一观点或许也很容易引起共鸣。

我们的产品,旨在支持“由人手完成的作业”——即使在机械化和自动化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,这些作业依然离不开人类的参与。
确实,通过自动化和无人化,效率与生产力已显著提升。
然而,将“指令或操作机器搬运物品的工作”与“亲身使用身体直接搬运物品的工作”相比,作业者所感受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是否存在差异呢?
我们认为,“由人手完成的作业”具有机械操作无法带来的独特充实感,这种感受源自自主性、胜任感与人际关系的满足。
企业在开展业务活动时,追求效率无疑是重要课题之一。无论是能源资源、人工成本的管理,还是质量提升、安全保障等方面,都是关键要素。
但从员工“成就感”的角度来看,又该如何思考呢?
与操作自动处理系统相比,亲眼确认、亲手接触、用身体认真投入工作的过程,更容易让人产生“我在为职场做贡献”“我在帮助他人”的实感,从而通过自身工作的成果,获得成就感。
由此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,以及为事物做出贡献的实感,将会给从业者带来幸福感。

如果只以数字来判断日常工作的成果,那么只要满足定量要求也许就足够了。
然而,在我们评价一项工作时,除了结果上达到的质量或功能等要求外,也会看重那些“由工匠一件件精心打造而成”的背景与故事。
因为我们能够用心感受到制作者赋予产品的情感与温度。
我们认为,这种“人手带来的价值”同样存在于物流作业中。

“搬运物品”这一作业常常被视为机械化、自动化的对象。
然而,当这项工作被赋予使命感与情感,以“用自己的双手为下一个工序做出贡献”的意识来完成时,就会产生成就感、满足感、感激和信赖等,机器无法创造的附加价值(效用)。
追求效率固然重要,但与此同时,维持一个能让参与作业的人感受到成就感的工作环境,也同样是一个重要课题。
我们希望通过提供贴近人心的产品,让搬运人员能够自豪地投入工作,持续为打造兼顾效率与成就感的职场环境贡献力量。
投稿日期:2025年10月
作者:
株式会社をくだ屋技研
总务部 经理
出水 明/Demizu Akira
(成就感”的去向)